话,最开始的时候,京市这边主角是米英,可如今话最多的成了小福宝,她抱着电话一通甜言蜜语,把冯翠几个哄的笑个不停。
她还无师自通传播消息,虽然不能说很长的句子,可意思传达明确,“奶奶,姥姥~房子修好,都搬过来住~”
冯翠一听就乐的不轻,去年秋天的时候,她和周菊去过一次京市,就是去看小福宝的,让她说,京市是真不赖,路也宽敞,人也和气,她就盼着一家子搬去呢,如今听着还几个月就搬过去,那自然是高兴。
“好好好”,冯翠乐呵呵和米英说话,“那家里的事情,我们也都提前合计好,省的到时候抓瞎。”
在两边人共同的期盼下,这一学期过得格外的快,快放假的时候,几家的房子修整一新,不过没个房子里,只放了大件的家具,再多的唐秀秀没让准备。
她想的是等几家人来了,大家一起到附近的集市上买,正好也熟悉熟悉周围的环境,一举两得。至于店铺,装修的更不用说,米英看过之后一直说唐秀秀想的周到。
如今宋饱在这边看着一个店铺,应着唐秀秀的主意,他们租的这个门店被一分为二,一边是个杂货铺,这小铺子算是给冯翠和周菊找个活计,另半间屋,还是和以前一样,给宋粮父子两个当工作间,这样算下来比以前和在木匠铺的空间大的多。
米英之所以说唐秀秀想的周到,就是因为剩下三个店铺,几乎还原了镇上门店的布局,连收银台和后面的画都是完美复刻,小福宝第一次见的时候,摸着小脑袋纳闷儿,“老家的房子,搬过来?”
把大家惹的笑个不停。
原本唐秀秀是想着给房子拍个照片,回头拿着给老家的人看,后来一想索性保密,到时候算是个大大的惊喜。
这个假期注定是热闹的,虽然早就知道假期之后就能搬到京市去住,可当唐秀秀两人放假回家,搬家正式进入倒计时,几家人还是兴奋的不行,都说故土难离,可是如宋家这样的人,无法割舍的也只有林家,对南山村是没什么留恋的。
因这几家都是一起走,而且逢年过节加上孩子们放假都会回来,这离别之情还真没有多少。
冯翠那是大大满足,抱着小福宝不撒手,“奶奶这回能天天见着小福宝啦。”
虽说放假,可米央是没有这么长的假期的的,所以小福宝是跟着唐秀秀和林振武回来的,她兴奋地抱抱这个,亲亲那个,挥着小拳头,“搬家喽,搬家喽!”
这样的大事自然是瞒不住村里人的,几家的地总不能就那么扔了,要找人继续种着,房屋也得有人照看,常用的东西也要收拾,这些都好说,地不用说,就给武家就成,武家一家子本分人,就算知道也不会咋咋呼呼说出去。
可镇上的店铺要换人,这可是瞒不住。
三家的店铺,几家也是早就商量好的,王妮的就给王石和张见喜小两口,因着生意好,店里后来又招了三四个做编绳的人,也一并都给小两口管着,用王妮的话说,她到京市重新找商场供货,也饿不着自己,既然要把店铺给弟弟一家,索性就大方给了,再说毕竟她要是去京市,娘家总是顾不大上的,她也和弟弟说好了,店里的盈利,有一部分是要给老娘养老。
至于林二婶,也没什么好说的,店铺盘给娘家嫂子,这些年,织衣服这活计她娘家嫂子是熟手,林二婶没空的时候,她也能把店看好,两人关系又好,自然是没说的。
林家的木匠铺也是盘给了店里的帮工,说是帮工,算起来还是老爷子的徒孙,因着人是个踏实的,算是过来林有木这一关。
这样,三家店铺都找好下家,早晚都要搬走的,几家就商量着,现在就换老板,有个什么事情,趁着他们还在老家,还能给帮衬帮衬。
这一换老板,一两天的还没人看出来,可十天八天见不着林有木他们,自然就要问。
早晚瞒不住的事情,这时候索性也不瞒着,所以村里人这一问,算是问出了大消息。
“好家伙,你们知道不,林家还有冯家,加上王妮子那个店铺,这老板可都换了人。”
“换人?咋了,我可是瞅着这几家生意好着呢,说不干就不干啦。”
“啥不干了,人家啊,是把买卖干到京市去了,这不,好几家人要搬到京市去!”
“娘埃,真的假的?”
有人自然就问到了孔春莲头上。
孔春莲大大方方的,想到能和儿子儿媳妇囤聚,那是满脸的乐呵,“那还能说瞎话不成,这不是,以后我家振武和秀秀呢,估摸着也就在京市工作,你说这离着远也想得慌,后来我们一合计,索性就搬过去,逢年过节的回来看看,两不耽误。”
冯翠也是一脸的高兴,“就是啊,这小辈自己住着,大人哪有不想的,就说我家小福宝,我一天都离不开,我们这一大家子在一块住惯了,离得远总觉着不是味,就一块搬,去京市再开个小门头,混口饭吃。”
两人那话说得是清风云淡,有啥说啥,一点没吹嘘,可就是因为说的轻巧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