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知道,要是换成旁的异性,同样情境之下,自己是绝对不会上手的。
再细想,却也有例外。如果是比较熟悉的男同事,比如谷烨或者礼宾的小胡哭了,她一定也会这么安慰他们。可这话说出来好像不会有什么好作用,关键连她自己都盘不清楚这里面的逻辑,只是再一次记起韩致一和彭聪倩对她的评语,表里不一,渣了八百个,或许她这个人真的有点问题。
相较其他人,时为自然是不一样的。但这种不一样究竟是因为他们一起长大,认识了三十几年,一起经历过许多事,有过无数共同的记忆,还是别的什么呢?在如此度过了三十几年之后,是否要与他走出那一步,以及那一步走出去之后,两人之间又会变成什么样子,她竟发现自己毫无把握。
她自己都觉得奇怪,哪怕是酒店里那一摊子的事情,都不曾让她有过这种畏难逃避的情绪,只想着好烦啊不管了,慢点再说吧。
此后几天,她和时为一直有见面的机会,但两人似乎默契神会,谁都没再提起医院发生的事。
丛欣不禁想,他或许也有相似的想法吧。对两个陌生人来说,恋爱是往前一步,但对他们这样的关系来说,究竟是往前,还是往后,甚至摧毁,都不一定。
接触,对话,都仅限于工作。行政酒廊的半自助菜单开发已经基本完成,中西套餐各十种,再经排列组合,周一至周五三餐,周末两顿饭,brunch加晚餐,便是一周七天不同的选择。客人可以在官网和小程序选择预定,或者入住的时候到前厅加购。
整个计划做出来,丛欣一路跟进,盯着走完了从行政总厨到总经理、业主代表的审批流程。
待到一切既定,ar那边也加入进来,安排了一个项目经理负责,最先便是带了美工过来,和时为他们一起开会讨论菜单的设计定版。
丛欣过去做筹开,也接触过类似的工作,但瀚雅的酒店绝大多数都是中餐,一本菜单做出来,厚厚几十页,菜色是西餐的几倍有余,编制过程却简单得多。
是时为让她看到了完全另一种level的细致程度,江亚饭店的菜单都是中英文双语对照的,他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细究,追求的却不是oni那样高分小作文,而是准确,没有歧义,以求让顾客,以及帮助点菜的餐饮部员工,哪怕是初来乍到的实习生,都能很清楚地知道菜的口味、分量,还有最重要的——里面有哪些可能的过敏原。
丛欣看着他这样做,感觉他似乎早已经考虑到了所有细节。
事实也确实如此,开发新菜单的过程不过一个月有余,罗耀江和奚溪贡献巨大,但他们也都说,这次之所以能这么快这么顺利地完成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时为积累的那厚厚一本portfolio打底,其中很多菜品的味型和组合都是他反复研究,实际尝试过的,只需要根据本地食材的特色稍做调整就能用上了。
这段时间,时为也曾无数次翻看那本他用了许多年的笔记,却并不因此居功,他反倒觉得是他们所有人帮他实现了一种夙愿。全日制厨房几乎全员参与研发和培训,在职工食堂试菜也已经成了一种惯例,以及丛欣,如果没有她,一切都不可能发生。
抛开其他不谈,他由衷感谢她在五月的那个深夜忽然出现在孚日广场他的面前。但这种感谢,也只是抛开其他不谈。
菜单经过审核定版之后,ar又开始拍摄宣传物料。
那一天,摄影,摄像,广告演员,齐聚“对月阁”。除了菜品和环境,厨师也有入镜。
经专业人士过目,都认为时为、奚溪,罗耀江不太适合摆拍,但是工作照和短片出来效果极好。
彭聪倩也拨冗关心了一下,看过物料,特别打电话找丛欣谈了谈,说:“米其林三星cdp回国,建筑师转行的女厨师,老厨师与年轻人合作转型融合菜,三位其实都挺有宣传爆点的,尤其你那个……”
“那挺好啊。”丛欣打断她的话,以避免再听到“光屁股朋友”这个称呼。
彭聪倩笑,转给她看ar做的舆情监测报告,其中赫然就有江亚饭店719那天的“最佳员工食堂”。
如今社交媒体的算法也挺神奇的,哪怕没关注,也一定会让相关人等刷到。
那篇笔记下面很快就有全日制厨房的实习生出来说:chef看起来很冷酷,但其实人老好了,让我们给每天早上来酒店收厨余垃圾的环卫工人打包两份早餐,还教我们磨刀。
有网友问:磨刀是什么?
实习生回答:你看我主页。
由此便发现了一大堆时长仅几秒十几秒的中二短视频,有磨刀的,也有展示磨刀成果的,是那种随意切纸的锋利程度,横切,竖切,斜切,纸仿佛毫无防备,挥刀自断。
那篇笔记同样颇有流量,有网友表示看得很欢乐,也有人说感到下身一凉。
于是那两个账号后续又发布了几条相关内容,有员工食堂里的试菜,也有后厨结束之后的收尾清洁,甚至还有时为拖地刷灶台的视频。
有人说: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