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好版主>情欲小说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3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3节(1 / 3)

&esp;&esp;平均三到五年轮换一次,轮休时间根据服役时间决定,一般是两三年左右。

&esp;&esp;考虑到未来大明的疆域会非常广阔,轮换会变得很麻烦。

&esp;&esp;他们提出了长役概念,就是一次服役十年,即可转为预备役,以后不用再参军服役了。

&esp;&esp;说白了就是十年换取终身自由。

&esp;&esp;陈景恪也想不出比这更合适的方法,也就没有多说什么。

&esp;&esp;说到退役制度的时候,大家就有了分歧。

&esp;&esp;大家其实都不希望军队大规模退役,说来说去也就是老弱病残可以退役,有些滑头实在不好管的退役。

&esp;&esp;然后就没有了。

&esp;&esp;陈景恪自然知道,这种退役制度形同虚设。

&esp;&esp;他想要的是正儿八经的退役制度,能促使军队不停换血的制度。

&esp;&esp;而不是抓住一批人使劲儿霍霍,直到这些人老死了才让人回家。

&esp;&esp;所以他语气有些强硬的道:

&esp;&esp;“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确切的制度,达到什么标准可以离开军队,而不是含糊其辞的老弱病残退役。”

&esp;&esp;第273章 百万常备军

&esp;&esp;众人都有点不解,退役制度就这么重要?

&esp;&esp;在他们看来,完全没必要制定什么退役制度。

&esp;&esp;军队多了需要裁军,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缩编不就行了吗。

&esp;&esp;何必多此一举?

&esp;&esp;朱元璋、朱标、徐达等更加了解他性格的人,则看出了不一样的东西。

&esp;&esp;陈景恪很少摆出如此强硬的态度,基本都是以说服为主。

&esp;&esp;一次无法说服,就再找机会说,像今天这样强硬还是第一次。

&esp;&esp;莫非这个退役制度真的很重要?

&esp;&esp;朱标开口说道:“先不要着急,大家也不是说反对制定退役制度,而是有些不明白你为何如此重视。”

&esp;&esp;“莫非其中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秘密?”

&esp;&esp;陈景恪深吸口气,说道:“历朝历代,国祚稳定之后,常备军都保持在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。”

&esp;&esp;“除非遭遇重大战乱,否则不会超过这个数字。”

&esp;&esp;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,减少财政压力。

&esp;&esp;而且兵少了更容易走精兵路线,同时也是限制军队权力的一种方法。

&esp;&esp;“只有宋朝常年维持一两百万的常备军。”

&esp;&esp;“宋朝就在不久前,他们面临的情况大家应当都知道。”

&esp;&esp;很多人会说,宋朝保持百万常备军是源自于外部压力。

&esp;&esp;事实上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儿,

&esp;&esp;宋朝真正的战兵也就十万左右,数量更多的是没啥战斗力的厢军。

&esp;&esp;他们为什么要维持数量如此庞大的厢军呢?

&esp;&esp;前面已经说过,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,导致大量百姓失去土地变成流民。

&esp;&esp;宋朝政府采用了最粗暴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,将流民中的青壮全部招入厢军。

&esp;&esp;冗兵问题就是这么来的。

&esp;&esp;“大明目前有多少军队呢?一百六十万。”

&esp;&esp;“诸位,你们可知道一百六十万军队,对朝廷意味着什么吗?”

&esp;&esp;徐达眉头微皱,说道:“等大明解决了边患,自会缩编军队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却说道:“不,大明必须保证百万以上的常备军。”

&esp;&esp;众将都很惊讶的看向他,本来以为陈景恪是迫不及待的想限制军方发展,没想到他竟然反对缩军。

&esp;&esp;更让他们意外的是,朱元璋竟然认同的说道:

&esp;&esp;“想要实施帝国计划,百万常备军可能还不够。”

&esp;&esp;闻言,众人都震惊不已。

&esp;&esp;帝国计划?这是什么东西?竟然要维持百万常备军。

&esp;&esp;要知道,这百万常备军可都是战兵,不是宋朝那种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