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墨青道:“凭三点,第一,今日审核殿主,虽是他推动的,但也是儒尊点了头的,儒尊既然敢点头,就一定有保住曹向道的绝对把握。第二点,三重天之上,有十七尊圣人,即便圣人表决,他那边的人数也处于绝对的劣势,众人看到的两大阵营对峙,其实还没有真正形成。第三点,千万莫要忽视了这一点,这下方坐的人,说不定也会是对方棋盘上的一颗颗棋子,如果圣人预感单凭圣人队伍,不足以确保万无一失,他们还可以动用这批棋子,只要这批棋子一用,瞬间就是压倒性的态势。”
&esp;&esp;李归涵心头乱了……
&esp;&esp;她知道墨青说的是对的……
&esp;&esp;审核殿主,不是没有过,以前也经常性地来上那么一回两回,每次的标准流程都是:殿主述职,接受诸圣点评。
&esp;&esp;述职述得相当漂亮,点评也全是肯定与赞扬。
&esp;&esp;有理由相信,今日的述职,将会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述职,诸圣的点评,也将会很用心思。
&esp;&esp;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翻盘拿下殿主?
&esp;&esp;除非你手握殿主绝对见不得人的证据才有那么一丝可能。
&esp;&esp;但是,这可能吗?
&esp;&esp;不,没有可能!
&esp;&esp;殿主曹向道基本上就是三重天的傀儡,他都不怎么现身,正事没干几件,坏事当然也不太可能直接插手,这样的人,你可以说他庸,但绝对不能说他坏,你说他坏,你倒是找出罪证啊,人啊,事儿做得多才会错得多,不做事也就根本不可能有错事,他都没干事,有什么罪证?
&esp;&esp;只要没有罪证,那是否选择他为殿主,就是圣人说了算了。
&esp;&esp;圣人投票表决,十七圣,儒圣那边至少站了十圣以上。
&esp;&esp;如果将投票的范围放宽,所有在场人都拥有投票权的话,那结果就更加悬殊了,支持儒圣的人,恐怕得占到九成以上。
&esp;&esp;综合结论,儒圣敢于答应兵圣这边的提议,审核殿主,他就有把握能让这名殿主过关。
&esp;&esp;一旦曹向道过关,成为诸圣诸贤共决的殿主,权力达到空前的时候,有一个可怕的变化就会发生……
&esp;&esp;什么变化?
&esp;&esp;大道之争的天平会进一步向儒家倾斜,儒圣可以借他掌控的曹向道,将诸圣因取消各都,而分散的权力集中于他一人手中。
&esp;&esp;到时候,儒家掌控的,就不仅仅是儒宫,各宫全都归他掌控。
&esp;&esp;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,就此形成,而且完全不可逆。
&esp;&esp;这,会不会才是儒圣答应“殿主审核”的真正原因?他从这场危局中窥见了“机”,结合他过往危机处置的手段而言,这种可能性非常大。
&esp;&esp;儒圣可不是蠢人,他是最有战略眼光的那种人。
&esp;&esp;否则,兵圣这种拥有顶级兵家思维的人,也不至于被他压得抬不起头来,弈圣、智圣这些以谋略著称的圣人,也不会长期以来为他所用,甚至道圣,论资格比儒圣还老的老牌超级圣人,在他的压制下,也是全无存在感。
&esp;&esp;儒圣最擅长的就是危机处置,每次危机,经他一处,总会莫名其妙地变成他的加分项,千年前是如此,千年来,是如此,千年后的今天,同样会如此。
&esp;&esp;李归涵一颗心消去了一开始的热度,隐隐有了几分凉意:“也许我还真的是被他过往战绩给迷惑了,全然忽视了今日他面对的对手,已是这片天地最顶级的。”
&esp;&esp;墨青轻轻叹口气:“你还忽视了另一点,也许他们那边的圣人也都忽视了,今日这场审议,并不是他提议的,而是特殊场景之下逼出来的。”
&esp;&esp;李归涵心头剧烈跳动……
&esp;&esp;墨青没有明说,她也不敢明说,但意思李归涵懂。
&esp;&esp;她的意思是,今日这幅场景其实并非林苏之本意,林苏的本意,只是剑指诗圣,道圣跳出来解围,才有了解散各都,进而演化出今日的“殿主之审”。
&esp;&esp;道圣到底是哪边的?
&esp;&esp;解散各都,显然是有利于林苏的,但千万别忘了,这步棋一开始的目的,是为诗圣解围,却是对诗圣有利的。
&esp;&esp;两边一边“利上一回”之余,衍生出来的殿主之审又会利于谁?
&esp;&esp;难道说,道圣终究还是跟儒圣一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