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喜悦。
钱财多少都是心意,钱越多心意越大,明显赵家给足了杨朝仁家面子,张兰珍虽然不爱显摆,但这会儿心里多少都有些嘚瑟。
她家哥儿可是十里八村头一份儿,就连有些姑娘都没这么多聘礼,周围的目光里有羡慕也有嫉恨,张兰珍面上不显,嘴角却是怎么也压不住。
“你家叔婶有心了,快进来喝杯喜茶吧。”张兰珍冲赵洛川笑笑,侧过身要把人迎进去。
赵洛川对杨朝仁一家都很有好感,不光是因为连了亲家的缘故,更重要的还是他听杨冬湖说过,杨安锦一家人在杨冬湖小时候经常施以援手,虽然都是些小事儿,但这份恩情赵洛川不会忘。
“谢谢婶子,日子选了好,婚书上写着,叔和婶要是觉得不好,两家人商量着再改,要是有其他的要求也尽管提。”赵洛川笑着回道。
几人随着张兰珍的礼让进了院子,张兰珍则拿出了提前备好的酥糖,分给刚才站在门口的人群,笑着说让大家一同沾沾喜气,随后退回了院子,关上门隔绝了外头探究的目光。
“坐,都坐,安锦,去把你哥给我拿回来的茶叶取出来,泡上招待客人。”
杨朝仁让杨安锦拿出了压箱底的茶叶,这还是杨安辰从镇上给他捎回来的,他平时都不舍得喝。
“哎。”杨安锦乖巧的应了一声,去厨房里利索的泡好了茶。
杨安锦出来的时候手里除了茶壶拿了个碗,他记得云巧不能喝茶,所以又另外冲了碗红糖水给他:“你不能喝茶,喝这个,刚冲的。”
云巧笑眯眯的看着杨安锦,怎么看怎么满意:“有心了。”
家里有两个外男,杨安锦不好多待,弄好后就进了里屋。
杨朝仁冲两个汉子一抬手:“尝尝,这茶可香了,比一般的喝着地道。”
赵洛川对茶没有研究,只觉得闻起来茶香儿浓,喝了一口夸道:“好喝。”
赵家给了定礼,按规矩他们家是要给回礼的,张兰珍掏出用红纸包着的喜钱递给云巧:“这是婶子的一点儿心意,还要多谢你促成的好姻缘呢。”
喜钱不好推辞,云巧也就收下了:“婶子太客气了,这都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气氛甚是融洽,闲话了几句喝完茶,张兰珍把准备好的一坛酒和一盒子的喜糖当做回礼,让赵洛川捎了回去。
喜糖最底下还放着一块手帕,上头有杨安锦亲手绣着的春日桃花,是送给赵方宇的。
野菜
天气渐渐回暖,过了十五吃完汤圆,新年就算是彻底过去了,山野田间冒出星星点点的嫩芽来,歇了一个冬季的那么长的时间,浑身的困乏疲累也都散了个干净。
田野间以劳作而生的庄稼人,也都陆续回归到了农田里,甩开膀子收拾着地里新长出来的野草。
杨冬湖换下了厚重的袄子,穿上了朱翠兰新给他做的新衣,没有了衣裳的枷锁,显得整个人动作都轻快不少。
别人有地他们没有,不用去想着田里的活计,但是到了收成的时候,别人有进项他们也没有。
朱翠兰原来还觉得家里银钱够用,可事儿到了跟前的时候就觉得再来这么多的银钱也是不够用的。
她在家里待着闲不住,被几个要好的婶子叫去挖野菜了。
吃了一个年节的荤腥,开春后的鲜灵的野菜是最受妇人们喜爱的,野荠菜马齿苋这样的都已经不是新鲜玩意了,这些东西好成活,屋前檐后长的到处都是,随便采采就是一大筐。
物以稀为贵,这样到处都有的野菜便卖不上价格,长要是运气好碰上连成一片的香椿那才好呢,香椿嫩叶有一股独有的清香,可它长的奇怪,不像其他树苗一棵树上结满叶子,它一根枝子上最多长出一簇肥厚的叶子来。
这样不常见的时令东西价格高好卖,采来拿到镇上去,随便在哪儿支个摊子都成,爱吃的人自己就寻摸过来了,一会儿就能卖完,还省了叫卖的力气。
好版主